江南体育官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处置预案
  • 发布人:admin6
  • 时间:2015-10-27
  • 点击:24301
  • 来源:保卫处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保证学院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有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根据《贵州省教育系统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处置预案》,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学院处置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3.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出现灾害事件的危急时刻,以全力保护师生员工的安全为宗旨。在日常工作中,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高度重视安全和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学院成立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学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院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学院各类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相关重大事项及时向州应急办或州委州政府请示报告。

三、预防

1.建立健全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所属范围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都要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重大隐患和一些影响大,师生反映强烈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要立即研究采取治本措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必要时,要立即向州委州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对于可能波及相关临近地方或单位的重大隐患,应及时通报。

3.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

    四、应急处置

     (一)信息报告

获悉可能发生和已发生涉及学院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的师生员工,应当立即报告学院领导或所在部门领导、校门值班室。

      (二)处置措施

1. 预报后的应急反应

学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当地有关部门发布的破坏性自然灾害预报后,即可宣布预报进入预备应急期,并在州政府统一部署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预案的执行情况。

2发布躲避通知,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

3防止自然灾害谣传或误传,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发生衍生灾害,保持学院稳定。

2. 灾害发生后应急措施

启动应急预案,在州政府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做好学院的抢险救灾及自救、互救,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如下工作: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必要时可报请当地有关部门组织医疗卫生专业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等医疗卫生救助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必要时报请公安等有关部门实行其他控制措施,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做好受灾师生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师生员工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受伤能得到及时医治。

4)组织师生员工和成年学生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配合公安、武警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防止灾害扩大蔓延和衍生,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校园治安。

(三) 应急结束

自然灾害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学院停止执行应急处置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五、保障措施

1.宣传培训

通过专题班会、校园广播、网络、专栏、黑板报、宣传手册、专题讲座、安全展览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应急救助和处置的知识与技能、安全防护和避险常识,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妥善应对突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水平。

2. 应急演练

结合学院实际,因地制宜,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师生员工,对相应应急预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演练,提高逃生避险和应急反应能力。演练中发现应急预案不符合实际时,及时修订。

    3. 队伍建设

组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分队,形成群防群治队伍体系,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与当地相关部门的联动合作机制,提高应急合成、协同应急的能力。

六、 附则

  本预案由学院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